談到勵志小品, 很多人喜拿功成名就的企業家作例子
好比說: 郭台銘當初只有海專畢業、張忠謀在MIT也曾被當過... ...
接著就以此來安慰那些正處於挫折道路上的人...
不禁讓我想起小學有一課課文, 描寫蔣公小時候看魚逆流而上引發鬥志的故事
對當時跟小蔣同年紀的小孩子而言, 看到魚兒水中游, 理應玩性大起跳進水中抓魚
而小蔣的反應居然如此!? 據我推斷, 只有兩種可能:
一、小蔣腦袋秀逗, 思想不正常
二、後人捏造事蹟, 只是典型的佛像塑金過程
每遇到這種制式性的論點, 都覺得很"好笑" (其實用"豪洨"也通:Q)
依簡單的邏輯概念來看--P→Q (若P則Q)
P、Q若非互為充要條件, Q→P 顯然未必可逆
套用到所舉實例:
學歷低沒關係!? 但 不代表低學歷的人人皆可成為郭台銘!
被當沒什麼!? 但 不盡然被當的人皆可成為張忠謀, 更何況又能有多少人是MIT!
這些人畢竟只是極少數特例
他們的故事僅有參考價值, 並不存在慰藉效果...
如果因為這些"特例", 而認為學歷不重要、被當沒什麼大不了
那真的無藥可救~
"際遇"在人生道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被拿來當例子的既是極少數-- 人家命好, 同時擁有天時+地利+人和, 你有嘛?
相對地, 表示幕後還有太多太多奮鬥的人, 卻還是駐定一輩子苦命
失敗了, 不懂得回頭檢討; 受挫了, 不懂得從中學習
是很難改變現狀, 更遑論想嘗到甜頭...
我認為, 人總不能安於現世
不能老為自己的失敗找藉口, 更不能先入為主把別人的光環套用在自己身上
唯有適時地"覺悟", 不斷地累積實力, 來日方能有所突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