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十七世紀荷蘭街景為主題背景的大型觀光主題園「豪斯登堡(HTB)」,
具研究由於日本泡沫經濟崩壞,隨即出現經濟危機。本次演講以產業觀光為主
軸,從2003年HTB倒閉事件,談到目前正蓬勃發展的綠色觀光(Green Tourism)
新概念。
就我以往所學,對產業研究的認知,幾乎九成九以上都是成功案例。至於
失敗或倒閉的案例,要深入研究實非易事。一來就失敗者角度而言,當然不喜
歡大家探討其經營失敗原因;二來已經瓦解的組織很難再從其中獲得可分析的
資訊。
經各方關切,歸納HTB倒閉的幾點因素:1. 人次的估算錯誤,2. 地處偏僻
又面臨激烈競爭,3. 外國觀光客減少。
我覺得相較於第1點,其他兩點才是關鍵因素。而第2點同時也跟此次的延
伸主題—「綠色觀光」有關。對於一個主題遊樂區,營造「主題」固然重要,
但還必須懂得利用當地特有的天然資源,結合健康、地方文化,加上人與人間
互動交流,才能大大提升打勝仗的機會。好比長途跋涉到台灣東部玩,一定會
想去有名的知本溫泉瞧瞧;到府城一定會先參觀古蹟,晚上再逛夜市、吃道地
小吃;到中部不外乎去三義看木雕、大湖採草莓......無形中便拉近人與人間
的距離感,也達到旅遊真正目的。但相對地,HTB只顧營造主題感,忽略遊客偏
好,也不能有效利用當地自然資源,加上位置偏僻,落居先天劣勢,遊客頂多
來一次兩次,玩個經驗爾爾。具有重遊意願的人則少之又少。以外國觀光客角
度來看,若一次去、二次去的內容都一成不變。下次若有機會再出國,當然寧
可去別的地方,而幾乎不可能再來同樣的地方玩。所以,導出了很重要的一點
:要讓遊客有「意猶未盡」、「下次還要再來」的渴望,才可能打勝仗。
回想當年小學時代,去過一趟日本迪斯奈,待不到一天,根本玩不到百分
之一。離開時,內心正充滿著「下次還要再來」的渴望。即使玩不完是由於人
潮實在太多,每樣遊樂設施起碼都要排1~2HR的隊伍才玩得到。然而遺留的渴望
是真實的,從現況來看,它確實成功地經營下來。
以健康自然為背景,地方產業文化為主題的「綠色觀光」為特點之休閒產
業,其範圍不侷限於一個園區,不需投資大量的資金,並結合當地社區意識而
發展出一個新的永續發展的主題特色。由日本成功的案例來看,對於產業文化
及農業資源豐富的台灣,不失為一個參考的對象,值得加以探討。
2007/06/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