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30日 星期一

蛇信與舌環

因為白色之春的關係, 知道了吉高由里子
又因為這號人物, 而看了蛇信與舌環
原先以為描述刺青藝術, 結果好像不是


一部有點難的寫實片......




劇中始終只有三人互動, 題材很極端
情節圍繞著龐克族昏暗的狹窄空間
穿舌, 街頭鬥毆, 刺青, 一夜情, 蛇舌, 刺青, SM......
一連串負面刻板印象, 三人間複雜關係, 反覆播送
腥羶的畫面刺痛著感官, 富禪意的對話折磨我的心志



故事從一個浪蕩女--路易--到夜店偶遇某龐克--阿瑪--開始
路易看見阿瑪的"蛇舌", 覺得很新奇, 一時興起穿舌環
到刺青店發現, 彷如"神之子"的老闆--阿柴--比那阿瑪更瘋狂
又想要刺上量身訂製的龍和麒麟
於是深深愛上身體改造, 價值觀也隨著被改造......



父母和小孩溫馨互動的世俗, 對路易而言顯然已麻木
藉由肉體疼痛, 讓自己比較有存在感
先是喜歡上另類的阿瑪, 隨即又為更神祕古怪的阿柴著迷
搞來搞去, 填補內心的空洞
這算什麼阿...!?!?



最後阿瑪被虐殺, 死因模糊
路易要求阿柴把龍和麒麟的眼睛補上
龍代表擁有蛇舌的阿瑪; 麒麟則是神之子阿柴
但我仍想不懂此處想傳達什麼樣的意念?



結局是個沒有結局的結局
不過也因為這樣的結局
讓劇情更有張力和思考空間



影片忠實地呈現, 在黑暗中燃燒自己的族群
我努力從片中找尋合理化他們行為的理由
這些非主流舉動, 刺激常人先入為主的感官
但不能因為非主流, 就否定這類人的行為
然而同樣是追尋真實的自己
他們並沒有做什麼傷天害理或危害他人的事
唯有肉體和內心的痛, 才能讓他們覺得自己還活著
在這種世界, 死亡, 也許只是讓信念昇華的過程而已



阿瑪的死, 我直覺以為是街頭鬥毆那時的混混來尋仇
後來網羅一些劇情討論, 發現想法太單純
原來種種線索都隱約透露--阿柴是兇手!??
奇怪我怎完全沒懷疑過阿柴-.-"



而且路易似乎有察覺, 竟反過來袒護阿柴
就好比玩具玩壞了, 換一個繼續玩
這種心態好恐怖! 但我卻絲毫沒警覺
三人的情感糾結, 實在是匪夷所思......



阿瑪的"蛇舌", 讓路易有找到同好的感覺
路易的潛意識顯然愛"蛇舌"甚於阿瑪
相較之下, 雖然阿柴內心深不可測
不安定的個性底層, 好像多那麼一點點安全感
阿瑪死後, 從他和路易互動可看出



後來路易自知, 和阿瑪在一起的日子是可悲的
要跟人深交, 必須先知道他對什麼反感
因為這對一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原則
可是路易和阿瑪, 連最單純的閒話家常都不曾有過
選擇跟(疑兇)阿柴在一起, 其實不意外
(因為只有三個人, 不是他, 就是他, 阿不然就沒得演了XD)



只是, 為了什麼而活著?
路易終究得不到答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