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8日 星期四

日本企業革新ゆカケぷごこ

  此場演講大概是最特殊的一次,何以見得?因為系上的劉老師請到日本

上智大學──山下幸三教授前來分享他的研究。用日語講完一句,同時還要

等一旁的翻譯一句,雖然從頭到尾始終難以適應這種方式的演說,但讓我體

會到溝通的重要性。平常大家報告時都講中文,偶爾參雜幾句英文,久而久

之習慣後也還能適應,不太能感受溝通障礙。但換成日文,大部分的人都很

外行,語言不通,即使有努力盡責的翻譯,還是強烈感受到一層無形的隔閡

。很多時候不管怎麼翻,就是很難完全表達原文所要傳達的意思。不外是一

次難忘的經驗!



  言歸正傳,這位山下教授近幾年主要研究領域大致分為:「公司治理變

革」、「組織企業革新」、「新事業開發的變革」三大部分。而這次演講的

重點主要放在「新事業開發的變革」的部份。關於購併、策略聯盟、人事制

度改革、分權化,或是隨產品生命週期做某種程度的變革...等,都略做介

紹。



  根據山下教授的研究,新事業成功比例統計上只有20~30%,而有獲利的

又大約只占其中的一成,也就是2~3%而已。既然成功率和獲利率都那樣渺茫

,為何公司還紛紛致力於變革?這應該是今天所要探討的一大重點。



  就我大學四年所選修過的課中,系上張老師開授的「科技管理」和「產

品開發管理」,讓我對日本企業文化和運作型態有基礎性的認知。由於日本

企業講究終身雇用制,崇尚企業內的「一體感」。因為有如此的組織文化,

容易凝聚向心力,活用公司主力knowhow和創造新事業。而為何要冒險變革?

我想主要是因為現今資訊網路發達,隨著科技一日千里,產品生命週期越來

越短,以不變應萬變的作法早已不敷實際。新事業開發好比是賭博──賭了

,起碼有九死一生的機會;不賭,就十死不生。再者,變革先驅者具有一些

優勢如:技術和資源的「先手」、較低的顧客切換成本、網路外部性;相對

地,卡位速度比別人慢,就只有追隨別人腳步。雖然追隨者擁有搭便車、降

低不確定性等好處,容易因應環境變化,可是大家還是一窩蜂地,不惜成本

搶占先驅地位,可見目前的產業競爭是如此激烈。



  最後山下教授還舉松下公司(Panasonic)的案例,提出一個讓我覺得頗訝

異方法,那就是減少激勵因子。在以往所學,「激勵」在組織管理算是不可

或缺的一環,不過在這裡的觀點卻認為:一般公司都太濫用激勵手法,導致

員工到最後往往產生欲求不滿的心理。獎賞的本意是給予認真的人肯定,如

果變成「沒有獎賞就不認真做事」就太消極了!所以,謹慎使用獎勵制度給

我一個不同於以往的觀念,或許是此場演說比較值得一提的收穫。



                                                                               

2006/12/2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