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9日 星期四

P2P Application Delivery Network

    嚴學長從網路的便利性談起,其優勢不外是「簡便」、「迅速」,他

接著介紹的Google web accelerator工具,具有類似暫存檔的功能,將使

用者已搜尋過的data,再次搜尋時可以透過指揮client上傳的權限,由具

有暫存client端快取之,如此不但能節省server數量,也可增加搜尋效率

。不過最主要的,我回家後自己操作一次,才知道Google不是以往所知道

的Google,Google之所以快速崛起並有本事與Yahoo匹敵,絕不只是眾所

熟之的強力搜尋器而已,它的首頁看似簡單,其實從旁邊的小字--「更多

>>」點進去,才發現許多不為人知的實用功能。



    我覺得相較於Yahoo, PCHome...等大部分入門網站,Google的經營手

法,不像Yahoo, PCHome那樣讓人眼花撩亂,廣告到處飛的首頁,單單

只有一個搜尋器,簡單、明瞭、不耗資源,就算網路慢得像烏龜,存取速

度也不慢。同時,Google無疑地明確告訴使用者:它的強項就在搜尋器。

這種經營手法,我雖無法很確切地說它強,但仔細想想,Google無形中突

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真的很特別。



    接下來進入主題P2P的部份,從技術上而言,P2P的技術可說是充分利

用使用者的下載頻寬,將分享的功能發揮到幾近極致。P2P軟體雖然方便

又實用,但相對地,就我個人使用經驗而言,首先的大問題就是很傷硬碟

,因為只要打開程式,執行下載任務,同時就伴隨時時刻刻分享頻寬給其

他使用者的「義務」,如此不間斷地重複存取,對硬碟的負擔很大,雖說

目前硬碟空間不值錢,但還是存在不可忽視的風險,比如說駭客、病毒趁

機入侵等安全性問題。



  另方面,從社會層面來看,P2P分享在法律上始終是無法可管的灰色地帶

,導致的問題如:盜版猖獗、色情氾濫……等,政府及社會學家如果不積

極思考其迫切性,只怕問題影響層面會不斷擴大。以使用者角度而言,當

然也希望政府早日生出因應措施,將P2P合法化,並訂出明確的使用規範,

才免得整天在低調中過生活。

 



2007/04/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