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到CMO面試, 也是生平第一次面試
(找指導教授那次不算的話)
雖然早去樹谷園區探過路, 近看還是頗震撼
光一座廠起碼是新天地的十倍大, 建築物抬頭一眼望不見尾
而且CMO在南科有八座廠, 走沒幾步路又一座, 規模很恐怖
13:10...進入TFT-6廠, 門口衛哨比官田營區還嚴格@@
押雙證件, 查核資料庫, 登記, 才得到臨時停車證和識別牌
依車證號碼好不容易停到指定車位, 走半天卻找不到大廳入口
13:30...跟HR助理會面, 她劈頭問
為啥從大門通知她, 直到我出現在大廳要那麼久
我說走成反方向了XD
接著她拿了四疊考卷, 說先筆試, 1小時後再來收
那四疊分別是英文, 智力測驗, 申論, 以及情境模擬
我就獨自在小會議室開始寫...
英文還不算難, 應該中等吧, 但我只有一半一半把握...
而且重點是30題就花了我1小時-.-|||
智力測驗就滿容易的, 考一些類似:
"今天面試表現不錯, 他自覺很有__ 1.期望 2.希望 3.渴望"
阿不然就"{不仁惑智者愚憂者不}...請問哪個字多餘?"...之類的
還有小學程度的四則運算, 邏輯推理...等送分題, 趕緊把握時間狂飆~~
但還沒飆完他就HR助理就來了, 問我還需要多久
我又爭取到半小時...
15:00...筆試完, 由主管和副主管進行面試
一開始如預期就先自我介紹, 但我講得很虛
之前準備的很多要講的都忘了講, 很快就跳到求職階段
結果自我介紹我好像變成在回答"為什麼來應徵本公司?"
大概因為這樣, 這必考題之後就沒再出現XD
然後, 兩個主管你一句我一句, 想到啥就問啥
副主管突然問: "你指導教授是哪位?"
我才猛然察覺這面孔似乎在哪見過, 原來他也是東海工工的學長!
而主管對我任職軍械士的業務, 以及拆解40榴, 50機的專長好像很有興趣
也對我以兵代士的身分頗訝異 (他們那時代士官不用考)
自此開啟男人間的話匣子...
主管很重視我對這份工作的了解程度, 以及如何應用所學於這份工作
然而事前做功課不足, 東扯西扯都繞不出書本上的理論
這讓我學到一次寶貴經驗: 要先對工作內容基本了解!
然而主管很熱心, 鉅細靡遺替我補充內容和解釋工作性質
其他就像聊天一般...
"目前應該沒經濟壓力吧"; "恩"
"那你找工作的優先考量是什麼?"
我想了想... "產業前景"
主管抿嘴點頭: "的確, TFT-LCD這塊餅目前還在擴大階段"
"而且創業門檻已被拉高, 大者恆大, 不可能有新競爭者"
"但此職位須輪班, 可接受嗎?"
"可以呀~ 我平時就有熬夜習慣, 根本沒差XD"
"平時興趣?"; "兜風, 拍風景照"
"都玩什麼運動?"; "單槓和桌球, 最近開始學羽球"
"有沒有女朋友?"; "沒交過"
"參加過社團?"; "管樂社, 負責小喇叭和薩克斯風"
但不太符合主管希望, 又問: "平時有沒有什麼團體活動?"
他好像比較注重團隊經驗, 領導, 溝通和協調能力
只好勉強補充: "有朋友找唱歌或聚餐就會去..."
"用三個形容詞形容自己?"; "隨和/沉著/慢熱"
"最挫折的事?"
我想了想, 就以直覺想到的首屆大學指考
物理補三年結果考他媽個位數, 因而淪落到私校的事答之
"這職位上任後, 至少有60位部屬, 你該如何管理這些人?"
主管先不給提示, 要我試答
"平均分擔工作量, 謹慎處理衝突,
擬定客觀標準來評量各人績效, 賞罰分明, blah blah..."
"那麼你認為該用軍事化或人性化管理?"
"我覺得這問題有相當的模糊面存在, 沒辦法二分法
應視實際狀況, 適度調配兩者間採用之比重"
主管似乎頗感認同, 這也是我自覺比較滿意的一題
"五年內規劃如何? 覺得自己哪方面需要加強?"
這問題有點陷阱, 稍有疏忽, 就會被誘導往持續進修路線走
讓主管認為你不太專於正職, 容易分心
好在以前剛好研究過這題
"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充實本職學能, 或多考幾張證照, blah blah..."
"還有勒?" (挖勒~安捏竟然還不夠-.-!?)
"呃...其他的我沒想太遠, 短期內只求安居樂業, 有穩定收入就好"
以上答得還算ok, 再來是比較棘手的...
"你覺得自己有什麼優勢? 我們為什麼要錄取你?"
問得實在犀利! 瞬間思考停電, 遲疑半餉才勉強擠出
"恩...反應吧..."
後來想想, 答案太突兀...
其實應該補充說明, 反應快對我工作內容有什麼幫助
或想辦法呼應前述, 哪邊能印證我兵來將擋, 水來土掩的說法
這是我自認答得最糟糕的一題...
再來就是"打分數題", 殺傷力也很強大
"由目前所知的工作內容, 你覺得自己的對應徵職位適配度?"
"對於今天面試, 你給自己整體表現打幾分?"
沉思片刻, 我習慣中規中矩, 均給了70~80
然而給幾分並不打緊, 麻煩的是緊接著回馬鎗!
"那麼你認為不足的那20~30是什麼?"
顯然主管很注重自我檢視, 對自己所長, 所缺之瞭解必須十分透徹
事實上, 關於那20~30
前者應該是當遭遇情理法之難時, 我容易被人情左右
有時可能因而陷自己於更大的麻煩中
至於後者, 則是經驗不夠
有些問題抓不到主管想問的重點, 答得方向不太對
阿對! 還有 "那你對本公司, 或職務上還有沒有問題?"
這是我認知上的加.分.時.機!!
因為課堂上老師問"有沒有問題?", 台灣學生總是普遍沉默
於是, 我追著人才培育系統, 決策風險, 產能運作...等等狂問
其中關於決策風險問題
"如果決策錯誤, 使產能達不到預期目標, 影響層面有多大?"
主管很高興說是個好問題
而他給我的答覆, 讓我很佩服CMO這套彈性機制
這是做過無數學術case的我, 從來都沒想到的...
17:00...全程結束! (喔好累阿my手指-.-a)
明早還要去ChipMOS
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