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Kanellos‧郭和杰譯 2004/11/01
2350!
這個數字是戴爾Mort Topfer製造中心這個月內預定每個小時所要生
產的桌上型電腦數。換另一種說法,大約是每1.5秒鐘就要生產1台
個人電腦,每分鐘40台電腦,每一個輪班就生產23500台。
本來戴爾對於產出的數字相當曖昧不願說明,但是這個數字就寫在工
廠入口處的白板上。「希望你們沒看到。」兼差當我們「導遊」的Steve
Lwaton──這位負責廠房設計的工程師笑著表示。
對於想了解製造及運籌(logistics)的人來說,到Topfer廠房簡直就
是麥加朝聖之旅。這也是整套直銷體系裡,完成交貨、即時生產的起
點。
300000平方呎的廠房大約在早上8點鐘時開始上工,然後10個小時
換一次班(星期五、六、日則是12個小時)。在第一層廠房裡,一排
的零件專員在補充一箱箱的零件──硬碟機,處理器,記憶體等,然
後讓組裝員照訂單把PC組裝好。
在填滿零件之後,零件箱就用升降機送到天花板15呎高的輸送網路
裡,自動走到目的地,然後由另一台升降機將零件箱送到PC組裝員
的工作間裡。
雖然零件是用生產線的方式在補充,但是PC組裝的完成是用人工
的。「薪水最高的是PC組裝員。」Lawton表示。這裡的員工薪水一
般是時薪12美元,然後再加上分紅。
3到5分鐘的時間裡,PC就組裝完成了,然後電腦又被送到了輸送帶
的「高速公路」,上了 「交流道」之後接下來就是要經過條碼的掃瞄
器──操作員檢查確認後按每筆訂單打包好,最後就把電腦送到運籌
體系,然後出貨。
從零件進廠到組裝成電腦讓貨運公司載離廠房,大概是四至六小時的
過程,Lawton預估。
工處裡四處都可以看到各種提醒文字,顯示勞資雙方微妙的緊張關
係。公司海報告戒大家要尊循各種規則:例如5P,「Pick, Pack, Press,
Place及Press」;還有5S,「Sort, Set, Shine, Standardize and Sustain」。
同時,1600名員工的口號是「Smile, Surprise Someone」,並穿著綁染
的T恤。安全守則貼得到處都是,例如,門口貼了「禁止帶武器進戴
爾廠房」。
Topfer廠房並不是戴爾傳奇的起點,這家是四年才開張的新廠房,並
取代了戴爾成長的另一座工廠。舊廠現在空無一物,Lawton表示。
另外,戴爾也宣佈,北卡羅萊納州的廠房也很快就要開張。
工廠是戴爾精神的具體化身──也是讓戴爾成長一直比競爭對手還
要快的原動力。
這些人最愛強調的就是數字,在Dell公司裡,每樣東西都愛與數學扯
上關係。
例如,最近他們為了提高效率重新設計組裝桌──也就是組裝PC的
地方。在改善之後,新的組裝桌上PC離檯時間縮短了20秒,減少伸
手距離50%,讓身體的轉動少了80%(就是組裝員轉動身體去拿零
件),Lawton表示。整體來說,這可以降低成本,減少職業傷害。
廠房的排班也是透過資料的反饋來做調整。例如,有一組員工,他們
是四個工作天,每天10小時的班;週末班為排三個班,每班12小時,
但是可以領到40個小時的薪水。戴爾發現到,這比傳統五個上班天
的排班方式還要有效率。其他參觀廠房所得到的一些數據像是:一半
的訂單來自網站,它們的網站遍及80個國家,有27種語言。
對於數字的著迷可是說來自高層的壓力。相較於其他電腦公司許多高
層不是出身工程就是業務部門,反而戴爾的高層都是來自外部的顧問
公司。像是執行長Kevin Rollins出身自Bai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