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系許主任一開始舉的一個情境 —「膽小鬼遊戲」,引發了我深入探索賽
局理論的興趣。這個「膽小鬼遊戲」大致上是:在一會車道上,兩台車相向而行,
道路兩旁佈滿圍觀的群眾。若雙方都不閃,勢必車毀人亡;但如果其中一方閃車,
該方就會被圍觀群眾譏笑為膽小鬼。如果你是其中一方,將會選擇閃車呢?還是
不閃車?其實,關鍵並不在個人的選擇。許主任公佈解答,他說:「我會準備一
條繩子,將自己的方向盤鎖死,然後踩油門加速。就變成對方要在閃或不閃中抉
擇,由於死傷的代價太大,對方除非是腦筋有問題,否則寧可被嘲笑膽小鬼,也
勢必會選擇閃車。」
「膽小鬼遊戲」這個情境主要在傳達兩個賽局的精髓觀念。其一就是在雙方
下一步行為都難以捉摸時,給定其中一方「明確的信號(signal)」,就有比較大的
信心能掌握對方下一步的行為模式。再者,以競爭對手的角度來思考,也就是把
自己假設是對方,當遭遇某種信號時,先想想自己會選擇何種行動,而對方在多
半也會做出如此行動,也就是「根據預期他人行為而決定自己下一步作為」。預
測別人,了解自己。說穿了,這就是「策略」的運用。
所謂「賽局」,許主任把它定義為:凡包含有「人的互動」者,都可視為一
個賽局。聽完上述的膽小鬼遊戲,我稍回想一下,就好比今天課堂開始前,有位
同學問老師:「書報討論這門課改為1學分,而造成每學期必須多負擔1個學分
費,有無轉圜餘地?」老師則答:「多1個學分費有困難嗎?如果真的負擔不起
可以來找我幫你解決。」在這個情境中,老師給了一個明確的信號,他料定這麼
講之後,由於人情債難還,同學想必不會為了小事而欠老師人情。我認為這也是
個活生生的賽局,而且這個賽局中,得勝者是老師。
接著許主任又舉一個身體各器官爭自己最偉大的例子,也頗有趣。它所要表
達的意思就是說「最弱的地方最重要,盡了力就是偉大」。我覺得很有道理,可
以把它應用在組織管理上,組織成員各有其所長,人人都有自己獨特之處,對組
織運作都同等重要,因此盡到本份就可謂偉大。而組織內比較弱的部門,才是最
重要、最該被關注的地方。因為組織是一個整體,只要任何一個部位稍有閃失,
就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整體運作。而以團隊的分工、合作取代權位鬥爭,
才是維持組織持續穩定運作的關鍵。所以,以後還是少在別人面前表示自己最重
要,因為最重要就等同於自己的能力最弱,也最值得被關注。
由於時間緊迫,最後許主任臨行前送我們決策的三原則:「角色互換」、「拉
長時間」、「歸零與跳脫」。其中,角色互換就是先前提過的以他人角度來思考自
己對策。而拉長時間跟我認知的程度有所出入,原本我以為是把眼光放長遠,但
畢竟這麼說太抽象,事實上它告訴我們面臨選擇時,想像過很久以後,可能會後
悔的事情別做就對了,有點像解選擇題技巧上刪去法的味道。
最後一點,好比我們站在平地上一望無垠,其實很難想像地球是圓的,但何
以得到「地球是圓的」這樣的認知?正是因為在外太空俯視所得到的結論。這在
告訴我們,一般眼前所見未必就是事情真相,應盡可能跳脫眼前成見,多方思考,
切勿驟下結論,所得到的結果才比較不易出錯。
系上開這門課讓自己獲得很多寶貴知識,不管是本科系相關也好、無關也
罷,總之都是學習。書到用時方恨少,藉此機會多接觸不同領域的知識真不錯,
學一樣算一樣,難保以後用不到。之前大學時期每週五有演講時,16點上完課
老師鼓勵我們去聽,但我往往歸心似箭只想快點回家享受週末假期,而不曾去探
聽過這門課究竟葫蘆裡賣什麼藥,我覺得很可惜,希望接下來幾場都不要錯過。
2006/09/29
2006年10月2日 星期一
賽局理論與經營策略導論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