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7日 星期日

電腦購置講座--07.顯示卡篇

顯示卡(DISPLAY)篇(話說其實末日對顯示卡的認知很有限...)




這是一件選擇性的配件,如果你選擇的MB具有板載顯示,而你又不需要太強的3D顯示能

力的話,大可把這筆錢省下。而然,獨立的顯示卡還是有它的價值的。首先當然是強大

的3D運算能力,現在的電腦遊戲大多走向3D化,單靠板載顯示的3D處理能力實在無法滿

足要求越來越大的3D遊戲,其次如前面所說,板載顯示會共享系統記憶體,造成資源負

荷增加。所以在預算足夠下,還是值得買一張獨立的顯示卡的。


NVIDIA與ATI


和CPU的市場很類似,現在市上主流就只有兩家GPU製造商,同時也是一家(NVIDIA)以效

能和製程優性,另一家(ATI)以C/P反擊。而NVIDIA的驅動程式寫得較為完善,相對的ATI

的驅動程式不但寫得差還更新慢,這使得用戶逐漸偏向NVIDIA而成為大宗。


GPU


基本上選顯示卡最重要的就是看GPU,GPU的級數直接等於整張顯示卡的級數,說明一下

GPU的型號命名,第一個數字是系列,後面三字是級數,比如NVIDIA的G7600GT,代表這

是G70系列的GPU,而600代表這是中階卡,後綴依以下的順序由效能較弱排到效能較強:

LE<GS<GT<Ultra<GTS<GTX,注意後綴代表的強弱是先建立在同級數之下的,如:

G7900GS就比G7600GT強;而ATI也是相似的情況,而後綴排序為,SE<LE<無後綴<Pro

<XT<XTX。


新手要怎樣選擇?


被上面那前亂到不行的型號後綴搞的頭昏腦脹?還有一個簡單得很的方法,看價錢吧。

(不要丟石頭,會痛/>[]<\),一般C/P最高的顯示卡會落在700到1100之間,大多數時間

都是中階的型號,雖然無法讓你有嘖嘖稱奇的強大能力,但已經足夠應付絕大部份的遊

戲了。


散熱器,隨著顯示卡的能力不斷提高,使其成為了繼CPU之後另一大熱源,這使得顯示

卡散熱成為了迫切的課題,這特別發生在較高時脈的高階型號上。有些靜音版的顯示卡

(常見於低階型號)使用的是大片的被動散熱(即是無風扇的),雖然是不會有聲音卻很易

過熱,只要對流不良很易就會因為過熱而當機。末日的FX5200(對啦我窮啦買不起貴卡

啦Q 3Q)就是此種,每每夏天一到玩3D遊戲時就會過熱當機,不得不加設風扇,失去靜

音的意義。


當然,對機箱通風對流有信心的使用靜音版的顯示卡亦無不可。就算使用主動散熱的亦

未必安枕無憂,有時因為設計不良等等原因,使得散熱不足,這時一些搭載優秀散熱器

的顯示卡就應運而生了,像Inno3D 7900GT Zalman就是搭載散熱器中的名牌,Zalman菊

型散熱器的版本,同樣的HIS的IceQ也是搭載巨型散熱器加渦輪風扇,不但只冷卻效果良

好,而且還相當靜,這種版本的冷卻能力比起普通版更強,比較不易過熱當機,當然價

錢會貴一點了。當然也可以自行更換顯示卡散熱器,但有些顯示卡卻標明換過散熱器就

不保養......





http://doomsday-specter.blogspot.com/2007/04/display.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