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0日 星期二

兩岸現代物流之演進與展望

  蘇教授首先從兩岸的經貿和物流業演進的時代背景談起,其實這些背景跟一般人

以往對台灣與中國經貿差異上的認知差不多,所以對於開場白的介紹我並沒有聽得很

投入。不外是描述從輕工業轉重工業,再進入高科技產業的過程,期間由於中國的文

化大革命,導致技術上落後於台灣,但歷經近幾年努力,不但跟上腳步,還對台灣競

爭力造成不小的衝擊。頗有「龜兔賽跑」的意味,只是在這故事裡,中國同時扮演兩

種角色,是烏龜也是兔子。起先中國停下腳步休息,導致一時落後,但近幾年省悟後

,變成一隻擁有烏龜精神加上兔子實力的怪物,立刻後來居上!面對這種威脅性極高

的對手,台灣依然只靠一步一腳印顯然是不夠的,因為基礎實力早就輸人家一大截。



  接著蘇教授又紹了一些物流基本概念,3PL、4PL發展的意義,而後談到網際網路

時代,由於媒體多元化,中國土地又廣大,驅使網路發展完整性與成熟度又勝過台灣

。再者,中國人由於共產主義下,普遍錙銖必較的心態,賺錢都很精明,於是發展出

在港灣城市設「保稅區域」,在該區內可以節省一些稅金成本,並鼓勵外國廠商投資

,增加物流貿易量。種種跡象,皆顯示在客觀物質上,台灣都佔不到優勢。



  不過台灣還是有機會,可以從服務面和策略面著眼,以提升品質,滿足客戶主觀

感受為努力重點。「創意」和「策略」算是比較讓人學不到,或者,就算學到也學不

像的核心價值。是故,近十年來開始有「宅配」業者的興起,物流的型態由B2C而至

C2C,由大眾需求而轉向分眾需求。從這種現象來分析,中國人擅長如何省錢,而台

灣人卻懂得製造賺錢機會,我認為以現階段微利時代來講,發現「商機」是事業成長

很重要的一環,所以台灣確實仍有相當的競爭力。



  不過,此場演講從頭到尾,雖然看得出蘇教授刻意不讓政治色彩浮上檯面。但我

覺得最主要的問題,還是「政治因素」。雖然很殘酷,不過這才是無法逃避的真實。

單就開放or不開放三通,只要政黨惡鬥不停止,議題永遠沒有吵完的一天。

 

  從高中至今,玩網路遊戲也有些時日,由於個人玩的是國外server,"I come

from Taiwan"這句開場白用了不下百次。發現居然沒有外國人不知道台灣這個國家,

而且有個奇妙現象,那就是,通常他們下個反應不外乎:"Oh~ I know Taiwan!"、

"The food is great and very cheap!"…,由小見大,原來台灣的國際知名度確實

已達到足夠的水準。

 

  如果政黨不再惡鬥,民眾不要整天妄自菲薄,在野黨不再為反對而反對讓施政綁

手綁腳,媒體不要唯恐天下不亂…,以台灣的天時地利人和,其實可以發展得更好,

經貿可以再創高峰。可是今日環境演變成,什麼都漲有人抗議,香蕉太便宜蕉農哭訴

,物價持平則怨嘆經濟沒成長…,無論如何都不能盡如人意。對於時下民主亂象,個

人是覺得,連老外都懂得發現台灣的美好,我們自家人就別再唱衰自己了,沒有人規

定非得在大晴天賣雨具啊!



  改變思考方式,悲喜只有一線之隔。其實,物價浮動並沒有如檯面上炒作的那樣

嚴重,浮動的是人心。身為番薯仔囝孫,應該要懷感恩的心,對這塊土地認同。我不

希望哪天被對岸的思維同化,也不希望戰爭,只要人人有自覺,有朝一日定能打造自

己的一片天。



  我們的李大導演、阿民、網球雙姝…,不正打著台灣名號,在國際間發光發熱嘛

!這些人原本也不過一介平民,他們利用自己的強項,不斷貢獻心力,為台灣這個名

字提昇價值。同理,無論哪方面的競技都一樣,相信不管是怎樣平凡的人,都有打勝

仗機會。台灣並不是不行,只是把太多精力耗在無意義的事上罷了。



  為台灣加油!





2007/11/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